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3-01 20:35 | 编辑:恒全教育 | 96 次浏览
西北师范大学借洋务兴办新学之潮,肇端于京师;在民族抗日救亡之际,辗转于城固; 因西北振学崇教之需,勃兴于陇原。

图片1.jpg

 

一、院校介绍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西北师大),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2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教育学、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授权类别。

 

二、招生专业

  学院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授予学位

 综合统考

外语统考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

                 /

   教育学

 教育学









英语、日语

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英语

   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学院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

   教育学

      /

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

/

/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旅游学院

工商管理学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

/

经济学

经济学

工商管理学

/

经济管理类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

/

经济学

经济学

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公共管理

     法学院

法学

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

/

法学

法学

文学院

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

文学

心理学院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

教育学

心理学


三、项目优势

1.免试入学可申硕。学员达到报考条件即可免试入学,满足谁呢说要求即可申硕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2.证书含金量高。学员所获取学位证书学信网可查,证书可用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及职称评定和个人职场提升用途。

3.全方位靠前辅导。设申硕考前辅导,360度全方位剖析考纲、考点,师资雄厚,教育资源优质。

4.学习方式灵活。全国远程班,学习方式灵活,线上线下均可学习,自由选择,灵活度高。

 

四、报考条件和授课方式

1.报考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有一定专业基础,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

2.授课方式

1)同等学力人员入学后培养方式与在校研究生要求基本相同。按备相应学科的培养方案统一安排课程,教学形式以集中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形式开展。

2)申请人自建立学习档案之日起,应在四年内通过学校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统考通过后一年内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五、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申请人修完全部学分、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学位课成绩均不低于60分,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申请人应与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聘请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协议书》,论文阶段费用按当年标准收取。论文答辩通过后,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经院校两级学位委员会评定后授予硕士学位。

图片2.jpg


六、报名资料及现场确认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要进行图像采集及指纹录入,并提供以下报名材料:

(一)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二)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西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表报名表》《西北师范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1份(必须单位盖章并签字);

(四)前置学历、学位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七、联系方式

西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广西报名点——

1.办公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89号金禄大厦12楼、西乡塘区鲁班路46号广西创联国培中心2号楼

2.咨询电话:0771-58627011807659026118978862530(微信同号)

3.联 系 人:覃老师、韦老师

4.官方网址:www.gxhqjy.com广西恒全教育

5.微信公众号:gxhqjy(恒全教育)

  图片3.jpg

相关文章

      进一步推动高层次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1年启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项目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计划在2021年至2030年,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培训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