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棚的故事
韦勉/文
掐着手指头一算,有两个月没有见到蓝姨了。这个周末,本以为蓝姨会出现在那间熟悉的裁缝棚,可惜我再次扑空。提着需要缝补的裤子,我从华东路经过苏州路走上济南路,然后又被迫从原路返回,心情很失落。
读大学时,家里为我倾尽所有,毕业后我瞒着母亲只身前来投靠表舅,表舅腾出他的单身宿舍给我住,我才得以安顿下来。
因为工作没有着落,口袋空空,我依旧保持学生的装扮,旧有的衣服轮换着穿,不敢轻易添置新衣裳。这时,蓝姨走进了我的生活。
起初,纽扣松掉或衣服开裂,我会自己动手,但眼神不大好,手指头被针扎出了血不说,缝补效果也不大自然。于是,我想起在菜市场看到的裁缝棚,遇上了蓝姨。
蓝姨五十岁上下,几年前和爱人双双失去了工作。但他们并未就此消沉,蓝姨开了间缝纫棚,操起缝纫的活计。每次顾客提到她的女儿,蓝姨脸上都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她的女儿考上大学,计划本硕连读,夫妇俩再苦再累,也要供养她读完。
缝补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别看着好像挺简单,但需要缝补者耐心、细致,每一针每一线下去,都要仔细考虑和精心处理。缝补还需要缝补者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意,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不然很难达到出色的修复效果。
蓝姨为人和蔼、健谈又幽默。每次找她修补衣服,是一个很惬意的过程,我会坐在她旁边,看着她缝补衣服。有时顾客少了,蓝姨会主动跟我拉家常,对我嘘寒问暖,让我倍感温暖。蓝姨的手艺高超,三两下就能把我的衣服缝补好。当我要付款时,她让我看着办,没有也可以不给,或者等下次再说,从来不跟我计较。
在不知不觉中,经过菜市场的次数多了,我发现无论刮风下雨,蓝姨都像上班一样准时出现在那间简陋的缝纫棚,守候在她那台老旧的缝纫机旁,我不禁为她的精神所折服。
去年,学雷锋活动月在绿城掀起了高潮,我发现蓝姨的缝纫棚挂出了“免费缝补”的牌子,不少人在排队等候。蓝姨学雷锋也不甘人后啊。我对她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前段时间去广州出差,我在车上不慎被铁钉刮到裤腿,裂了一大片。回来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蓝姨把裤子缝好。可惜,那个地方人去棚空。
后来,我听人说,蓝姨生病住院了,可能较长时间都回不来开店。
我越来越怀念蓝姨了,为她的乐观和豁达,也为她服务大众的热心劲头。
备注:902字,2024年1月12日刊载于《南宁日报》凤凰副刊)
谢谢鼓励